今日要闻

郭敬明 还是那个拍《小时代》的“小四”

发布于:2016-10-03 来源:太阳网 作者:多米互动

爵迹阵容多为当红鲜肉、小花

《爵迹》号称投入1亿元用于CG效果制作

《爵迹》的上映,成了国庆档又一个被热议的现象。这得归功于郭敬明强大的号召力,和他自成名以来,身上所背负的沉重争议之声——无论是文字作品的抄袭嫌疑,还是电影作品在话题和质量上的分野。

《爵迹》号称投入1亿元用于CG效果制作,也打出了首部国产真人CG电影的名头。但影片上映之后,却被观众质疑只有国产网页网游的效果,主要场景、人物的渲染都显得毛糙,更别提一些过场动画的粗制滥造了。在引以为傲的特效上,《爵迹》遭遇了一场重大的滑铁卢。

相比好莱坞同类影片动辄上亿美元的特效制作费用,《爵迹》的1亿元自然差了那么一些。更重要的,还是影片整体制作的心态。据称,《爵迹》投资方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在明知影片特效完成度不足的情况之下,硬挤在国庆档发行放映,试图在黄金周大笔捞金。但对观众而言,想要看到一部完成度很高、特效制作精良的《爵迹》,基本是不可能之任务。

《爵迹》的境遇,鲜明体现了一个问题,也就是中国电影当下的急功近利。在前几年电影行业大迈进的背景之下,各类资金大量进入来钱、变现相对快的电影行业。为了拍《爵迹》,郭敬明利用自身品牌价值和人脉,拉拢了11家出品方和近2亿元投资用于影片的拍摄、特效制作等费用。但前后不到两年的拍摄与制作时间,对于一部要扛起中国奇幻电影特效大旗的电影而言,显然不够。于是,浮躁的电影行业,在浮躁的郭敬明式电影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实际上,郭敬明从《小时代》系列向《爵迹》的跨越,显现的是他个人对于电影创作的一种欲望。这种欲望,或许来自《小时代》系列如潮水般的差评。PPT电影、超长版MV等热词,无一不是对郭敬明导演身份的否定。对当下意义上的成功者郭敬明而言,或许可以接受票房的落败,但不能接受的,是对他写作或者导演能力的质疑。于是,他试图通过《爵迹》来证明自己。

显然,用一个“前无古人”的技术运用,来实现对电影和自身能力的重新认证,就成了一个很好的选择。《爵迹》以技术作为依托点和宣传点,彰显了郭敬明内心所抱有的那种技术/资本至上的理念。但这个出发点,或许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电影自然是科技实验的产物,其发展可能也在多数时间,受益于技术的进步。但除了一些具有技术实验性质的影片之外,大部分面向观众的商业影片,技术始终应当是为电影内容服务。《阿凡达》让人印象颇深的,并非只有瑰丽、奇绝的潘多拉星球,更在于影片所传递的那种情感和对社会议题的回应。采用与《爵迹》同样技术的《极地特快》,追寻的是一种纯真、无邪的信念。

但在《爵迹》里,除了让人尴尬的视觉场景、僵尸般的表演之外,看不到任何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传递。同为有宏大架构的奇幻系列电影,《魔戒》的每一部,我们都能看到友情、爱情和对正义的向往,相反,《爵迹》里只有无休止的互相伤害、阴暗的仇恨与欲望。

从《小时代》到《爵迹》,两部影片在类型上的巨大差异,让人误以为郭敬明变了,实际上,对于电影故事叙述方式的理解,对电影价值传递的误区,这些受限于导演能力的关键问题,依然没有任何的改变。反倒是,对性感身体的无限迷恋与展示、对权力和能力的无限敬仰、对欲望的无限肯定、对明星和资本的无限推崇,这些构成郭敬明“电影”最基本的元素,始终如一。

相关文章

推荐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热门文章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