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

大壮的歌比周杰伦还红?为什么歌坛再也出不了天王天后了

发布于:2018-04-13 00:22 来源:yesdaily.com 作者:YESDAILY

你有多久没听过不忍从手机里删除的歌曲了?

我今年听出耳油的大概是《我们不一样》,商场里总在放,虽然听多了想冲进播音室关掉,但还是去搜了那个烟嗓的演唱者,叫大壮——陌陌上火起来的男主播,成名关键词是:拼酒,认大哥,刷礼物,社会人儿。

歌坛生态真是完全变了,显然大壮这个艺名就是鲜明地与你等小布尔乔亚划清界限,网络神曲也失恋,也失意,也矫情,但歌词所描绘的场景基本是喝完酒游荡在街头,想起跟别人跑了的妞,那些曾经遭受的白眼,哥几个抱头痛哭,擦干眼泪发狠让今天爱搭不理的那些人以后都高攀不起。

这些红到街知巷闻的歌却始终不记得演唱者是谁,不再像曾经的华语乐坛,歌红了,人也红了,那个时代好象一去不复返了。

多少年了,歌坛再也没出过天王天后级的人物,台湾最后一个天王是周杰伦,香港最后一个天王是陈奕迅,然而他们中年轻的也快四张了。除了创作上的乏力,实体唱片向数字化的转型,就没有别的原因吗?

是有的。你们有没有意识到,唱片时代的歌手是有人设、有人格烙印的,而数字时代只有歌没有人,歌手本身是隐形的,只是个发声的肉喇叭。

比如张碧晨,唱红了好几首影视金曲,但没有人关心她本人个性如何。毛不易、陈粒作为创作歌手,歌曲很有独特的腔调,但他们本人的大众认知度又很低。华晨宇有痴迷于音乐的创作天才人设,但支撑他形象的更多是真人秀、综艺节目里的翻唱歌曲,他自己的歌反而没出圈。不像上一代歌手,个人形象和作品风格是高度统一的。

随便举几个例子:孙燕姿,清澈、纯真、元气满满,永远向前奔跑着的女生。示例歌曲:《我不难过》、《天黑黑》、《逆光》。

梁静茹,不是那么漂亮,但一样可以鼓足勇气表白的小女生,甜蜜憧憬著美好爱情。示例歌曲:《勇气》、《分手快乐》、《可惜不是你》。

刘若英,情路悠长坎坷,表面坚强内心脆弱的女文青,很想拥有一份天长地久的真爱却总遇人不淑。示例歌曲:《后来》、《很爱很爱你》、《为爱痴狂》。

杨千嬅:从来不是男性第一选择的平凡女子,脑门上刻着一个“勇”字。示例歌曲:《可惜我是水瓶座》,《勇》,《少女的祈祷》。

陈奕迅,压力很大的丧男,貌似浮夸实则内心清醒哀伤,众人喧嚣时独他一人落寞 ,身上背负着无数情感故事。示例歌曲:《你的背包》,《十年》,《浮夸》。

这一张张贴在歌手身上的标签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团队根据歌手的本来个性,特质为他们找到的定位,从词曲,文案,造型,打歌服,唱片封面,演唱会风格,甚至精确到他们拍哪些类型的电影,都不会偏离这个人设。

就拿刘若英来说吧,她是有一个人设进化过程的。刚入行时,她的身份是唱片助理,有奶茶这个外号除了皮肤白,也因为经常替歌手买奶茶的缘故。她的第一张专辑是伴随着《少女小渔》这个电影,当时她的标签还是“少女”。

《少女小渔》剧照

所以后来几张专辑《到处乱走》,《很爱很爱你》也带着少女的任性和不顾一切。

正式出道时她已经二十四五岁了,少女身份用不了多久,很快就得转型了,转成更贴近她本人的样子。《粉红女郎》是她最为内地观众熟知的电视剧,里面她的角色叫“结婚狂”,当时她32岁,正是女性最焦虑婚期的阶段。

同年的电视剧《似水年华》她演的也是一位处在与合适的人结婚,还是为相爱的人去冒险的文艺青年,不同的只是职业,而身份与情绪都是相通的。

28岁的时候,她就拍过类似的一个电影《征婚启事》,得了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讲的是30岁女性对婚姻的思考对爱情的迷惘。

这个定位使得有相当长一段时期她的歌曲都是大龄女青年寻觅如意郎君的心语,奶茶的师傅张艾嘉导过一个电影《203040》,不同年龄女人的窘迫,刘若英饰演30岁女郎的是奶茶,故事也是她写的。

她那节故事的大意是30+女人身边有两个男人:事业有成的有妇之夫,不懂事四处撩妹的小狼狗,私生活看起来丰富多彩,却没有一个是良人。

她的人生最终托付给了刚认识的、带孩子的丧偶中年男子。看这个电影时我就想:奶茶的观念其实是很中国很传统的,形似花蝴蝶,骨子里还是渴望安定渴望被主流认同。

那时她的演唱会也是类似主题:《单身日志》,《原来你也在这里》,《脱掉高跟鞋》。。。。暗喻著女性对感情的上下求索时每一步的心路历程,直至最终达到心灵解放。

这些歌曲对同样处境的未婚女青年有很强的代入感,我摘取了网易云音乐上的一些评论。这是《后来》这首歌的。

你会发现评论者的文字很美很动人,甚至超过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因为那是由心而发的最纯粹最真挚的情感,是技术代替不了的。

再看看这首。

听者陷入了回忆,这种关乎自身经历的回忆让他们对这首歌迸发出了强烈的共情。记得刘若英在婚前演出的最后一出话剧《在西厢》谢幕时,大声宣布自己要结婚了,和我一起看演出的未婚女同学激动得要哭出来,简直比自己结婚还要高兴。因为很多未婚女性从奶茶的歌里照见了自己,奶茶40岁了能够嫁个很满意的丈夫,能够得到俗世的幸福,就好象自己也能看见幸福的模样,也一定能拥有同样美好的未来。

去看网易云音乐对陈奕迅歌曲的评论,更能察觉到共情的强大。比如说《好久不见》这首歌。

下面一条评论正是偶像剧的某个画面,上面那条就喷了。这就是陈奕迅啊!一边深情一边搞怪,在癫狂的欢乐中独自安静地唱着《K歌之王》,他的歌迷太了解他。

嗯,就是这样的,被动,妥协,歇斯底里,但直戳进你心里最深最柔软的痛处。还有歌迷替他总结了他的歌者人生,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男子就这么跃然网上。

听完他的歌,你是不是很想走到这位蜷缩在街角,样貌普通的中年男子身边,拍拍他的肩,说一声:好久不见。

年龄大些的朋友可能经历过磁带和CD时代,那时除了唱片封面用非常讲究的摄影,MV有完整的故事以外,磁带和CD一定会附送歌词页,前面会有一篇文案,形式多样,但目的相同,就是讲述这张专辑的主题。

那些文案都写得非常漂亮干净,将你代入歌者的心境。我们随意找了陈奕迅《婚礼的祝福》大碟文案,发行于1999年,是以他的第一口吻叙述的。

1999.6.15.是一个孤独的日子。在满座的红馆做人第一场大型演唱会的我,心情是非常孤独的。我第一次感觉到我和大家的不同,我独力表演,卖力地演唱。几度,眼眶被群众的掌声、尖叫击到落泪。

当这么多年的歌手,我一直觉得有越来越多的歌迷陪着我是不孤独的。但,我错了。一个人站在舞台上,独自享受如此丰盛的喝采,是孤独得不能再孤独的了。

这次,回到国语市场,我也感到孤独。一如我在粤语乐坛的过往一样,我一直是在长路中走来的音乐人,一步一步走出的路程像是我的命运。当别人告诉我谁一炮而红时,我仍是这乐土的长行者。

只是这一次,我感觉到我走到一个坡顶了。我感觉到风,感觉到辽阔景物包围着我。音乐的险峰攀越不尽,来时的路模糊绵长。远处传来教堂举办婚礼的音乐,幸福就是这么容易传染。在间断的钟声里,我的眼眶忽然温暖了起来。

这种真诚的自白,后来很少看到医生再讲了吧!现在我们只能在选秀评委席上,演唱会上看到完成一项工作的他,而唱片时代的他,或者他们,是有血有肉,有笑有泪的。

哪怕这种血肉,这种笑泪,是公司包装出的形象,那也是建立在这个歌手本性的基础之上,他作为备胎的哀怨,你全部感同身受。这即是歌手人设的魅力,他们就像连续剧中的经典角色,让你不由自主地爱上,我们经常会舍不得批评一个拥有经典角色的演员,就是这个道理。

他们的声音天生是带着情绪的,歌词和旋律就是情绪的载体。那些年我们情窦初开听《为爱痴狂》,情到浓处听《稳稳的幸福》,情非得已听《很爱很爱你》,回首前情时听《后来》,无论过了多久,你只要一戴上耳机,就能重新回到听这首歌时的场景,回味当时空气里的味道和你的心情。

所以伤心不听陈奕迅,分手不听刘若英。




相关文章